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以下是“托马斯·J·斯坦利 威廉·D·丹科 ”的相关搜索结果(111)
哈耶克传
哈耶克传
0人气
阿兰・艾伯斯坦25.1 万字
简介: 第1章 家庭1899年5月8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出生于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纷争不已,维也纳人几乎对所有事情的前景都持不同的看法。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的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就是维也纳人,而希特勒也出生在这座城市。维也纳长期以来,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成为奥地利帝国的首都,1867年,它又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是日耳曼语世界的文化中心,它也是整个世界的音乐之都&mdash&mdash&mdash贝多芬、莫札特、海顿、舒伯特都曾在这个城市生活和作曲。哈耶克的父亲奥古斯特?穴哈耶克用了他中间的名字?雪于1871年出生在维也纳。奥古斯特是一位市卫生局雇佣的医生,但他真正的兴趣是植物学,关于这一学科,他写作了大量专着。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也是维也纳大学的一位兼职植物学讲师。哈耶克的母亲费利西塔斯(娘家姓氏)·冯·尤拉舍克1875年出生在一个富裕、保守、拥有地产的家庭。在弗里德里希出生前几年,费利西塔斯的妈妈去世,费利西塔斯得到了相当可观的一笔遗产,这给她和奥古斯特提供了婚后若干年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哈耶克传-4
希拉里传
希拉里传
0人气
卡尔·伯恩斯坦17.8 万字
简介: 1999年2月12日中午,希拉里身着款式保守的裤子、简洁的上衣,脚穿平跟鞋,面带微笑,大踏步地走进了白宫会客厅。她接下来的举动将会改变她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将改变美国的历史。自从1970年她遇见克林顿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对他不离不弃,陪伴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其中包括那件让全世界一片哗然的&ldquo莱温斯基事件&rdquo。从她和全美国人民听说这个名字的那天算起,一年多已经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她的生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盛顿也是如此。现在,希拉里就要摆脱这一切了,不过,她不是要摆脱婚姻,不是要摆脱华盛顿,也不是要摆脱民众意志对她的约束。希拉里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她就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决定自己是否要在从未生活过的纽约州参加美国国会参议院议员的竞选,从而使自己从第一夫人成为一名真正的公职人员。  楼下的总统办公室里,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身穿宽大的法官袍服,这身法官袍服是他自己设计的,衣袖绣着金边,只有在审理总统弹劾案时他才会穿上这身衣服,这无疑使得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在每位参议员面前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红色的皮制文件夹,里面有对总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希拉里传-4
小沃森自传
小沃森自传
0人气
小托马斯・沃森31.9 万字
简介: 1956年当我刚刚接任 IBM公司 (美国商用机器公司)领导职务才六个星期的时候,我的父亲去世了。我变成了全美国最惶恐害怕的人。过去的十年里,父亲一直在培养我接他的班,我呢,也有点少不经事,狂妄自大,急于求成。可现在,担子突然落到我的俞,再也没有父亲做后盾了。我已经听到不少大企业家子弟经营失败的故事,我甚至可以想象出当他们不能子承父业时的窘相。所以,我担心自己也可能会落得个同样下场。但是,在父亲去世一年后,我对我妻子宣布说: &ldquo在没有老头子的情况下,我已成功地干了12个月了。&rdquo接着的是第二年,第三年。在我当公司总裁的这段时间,计算机时代开始了。IBM大获其利,公司膨胀了十几倍。当我于 1971年退休时,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75亿美元。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对这个数字感到震惊,即使他总是预料公司有一天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我和父亲是如此得亲密和相象,我极力地向世界表明我能超过我的父亲。这或许是出自对这位老先生的崇敬,也或许是出于自己的刚愎自用。我从来没有宣称过自己胜过父亲,因为我的许多做法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我的成功可以让人们这样说:将门无犬子。事情本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小沃森自传》-28
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罗杰洛文斯坦2.8 万字
简介: 对于人们熟悉的华尔街黑暗的一面,巴菲特是人们很少见到的。他是为数不多的不伤害别人而获得巨富的资本家之一。 (他在布法罗的对手是个例外)。用芒格的话说,他努力争取的不是做一个&ldquo痛苦的积累者&rdquo,他把投资人和被投资人都当作伙伴,而且从不侥幸,也不&ldquo准备退路&rdquo。现在巴菲特开始要超越金融界,获取更大意义上的成功。他说他最喜欢的持有时间是&ldquo永远&rdquo,这也让华尔街内外的人大为吃惊。现代人的耳朵还受不了&ldquo永远&rdquo这个词,通常它只是小说或传说中的字眼。而巴菲特就是这样承诺的,对他的糖果业和报业,对汤姆。默菲、凯。格雷厄姆和许多其他人。在这个忠诚不会长久的时代,他把投资变成了相互关系,而且几乎都成了社会合约。1969年他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时,给伙伴写道:我当然不会只为一个诱人的价格,就把某个由我喜欢和敬佩的人经营的有良好控制的行业卖掉。这样多情的话华尔街上是听不到的,就连美国都很少。它与校园里传授的太不一致了。而且到了今天,这类话更让人吃惊了,因为它更少见了;它与易变的信托基金格格不入,甚至连许多社会上可以看得到的现象都显得不和查看详情>
兰波传
兰波传
0人气
让-吕克·斯坦梅茨10.7 万字
简介: 一个奇特的练习,首先是一个修辞学的练习在等着所有关注他生活的人,因为确实有必要和那些众所周知的逸事&ldquo打交道&rdquo,并对这类逸事的内容作出评价。每个人都会顺着那些早已发现的踪迹走下去,更多的工作是把后人所说的话衔接起来,组织起来,而不是亲自去核对事实的真相。现在所留下来的东西,也正是早已遗失的东西,但却以混杂的文字形式沉积下来,其中有他的作品、书信、官方文件等。因此要把那篇反复修改过的故事重新编写一遍,要是不能以奇特的方式去润色,去重写的话,那么重新编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各种版本的传记总会出现偏差,总会有许多微小的差别。同一个兰波(总是兰波!)的故事在此已成为另一个故事,成为一个任意发挥的故事。谈到兰波时,我并不认为应该告诉大家他会把我们引向何方,而且从未觉得有必要断定他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尤其要避免碰上两个暗礁:一个是不能把传记写成像警方的调查报告,另一个是不能作过多的叙述,因为过多的叙述往往是在竭力挖掘个人的幻想。&ldquo我躲起来了,其实我并未躲藏。&rdquo人们在《地狱一季》里读到这样的句子。或许最好能让叙述者占据一个幽灵般的位置。通过他的笔,那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兰波传-3
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
威廉·恩道尔 25.5 万字
简介: 前言  货币-金钱就是权力。这句格言古已有之,但是从来很少有人能够洞悉货币实际上具有的权利。现代社会把货币合乎规范地理解为&ldquo一种交易手段&rdquo。在一个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或产品的复杂国民经济中,易货贸易根本就是行不通。许多世纪以来,某种支付形式或者货币逐渐形成;只有令各方都满意的偿付方式,才能促进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货币可以被创造出来,也可以被毁灭掉[1],经济的大繁荣,大萧条或者适度增长,就会随货币的创造或者毁灭而发生。因此,让谁拥有创造或毁灭货币的最终权利,就是在政治上具有第一位重要性的问题。实际上,货币就是政治的产物。货币权利就应该被视为国家主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这个权利,一个国家就不能够掌握本国人民的命运。从历史上看,纸币永远有白银或黄金这样的贵重物品做担保抵押,纸币由于背后的有形物而赢得普遍的信任。然而,最根本的还是国家权利:货币的发行、创造或者毁灭,都得有国家权力的支持。这种权利最终能够通过发动战争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经济空间---生存空间(这里指的是纳粹帝国扩张时寻求的所谓生存空间&mdash译者)。  1913年12月,J.P.摩根、约查看详情>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
0人气
奥尔罕·帕慕克 9.9 万字
简介: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相信我的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某个地方,在一栋跟我们家相似的房子里,住着另一个奥尔罕,几乎是我的孪生兄弟,甚至我的分身。我记不得这想法是从哪儿来或怎么来的。肯定是来自错综复杂的谣传、误解、幻想和恐惧当中。然而从我能记忆以来,我对自己的幽灵分身所怀有的感觉就很明确。  我五岁的时候被送到另一栋房子住一小段时间。那时我父母几番波折的分居结束,两人安排在巴黎见面,大家决定让哥哥和我待在伊斯坦布尔,分住不同地区。我哥哥跟祖母住在位于尼尚坦石的家族聚居的帕慕克公寓。我则被送往奇哈格的姑妈家。在这户善待我的人家中,墙上挂有一幅儿童相片。姑妈或姑父有时会指着他,笑着对我说:&ldquo看!那是你呢。&rdquo  镶在白色小框里的那个可爱的大眼男孩看起来确有几分像我。他甚至戴着我偶尔戴的软帽。我知道我不是相片中的男孩(那是某人从欧洲带回来的一张廉价的&ldquo可爱孩童&rdquo相片),然而我不断问自己&mdash&mdash这是不是住在另一栋房子里的奥尔罕?  当然,那时的我也住在另一栋房子里,仿佛我必须搬来这里才能见到我的孪生兄弟,但因为我一心一意查看详情>
古德里安回忆录
古德里安回忆录
现代
0人气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33.7 万字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已久,后人只能通过相关的战史、回忆录、传记等等来回味与凭吊。不过,我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由英美等战胜国的作家、学者们所著述;而战败国德国的意见,却鲜见视听。然而,他们毕竟是这场战争的主角,他们对于这场几乎卷进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持何观点,他们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发动、进程,以至自己的失败的&mdash&mdash我们推出这套《德军观点》丛书,就是希望读者能从更全面的视角,来了解这场战争。这套丛书包括了德国&ldquo名将&rdquo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斯坦因的作战回忆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作为本套丛书译者的钮先钟先生,也是一位军事大师。两相配合,应是相得益彰。在书中的一些段落中,作者给与了德军和德国将领一些极高的评价,但这些评价都是从纯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角度出发的,与这场已有历史定论的战争的正义性与价值判断无关。不过,他们毕竟都是德国军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立场,他们的军人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求他们必须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争取胜利。因此作者难免流露出一些未能实现个人目标和国家目标的遗憾,以及烙上&ldquo德国立场&rdquo标记的观点和判断。我们既应该对逝去的作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古德里安回忆录-7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0人气
托马斯·索威尔28.1 万字
简介: 第一章 美国百衲衣  美国民族的形成实乃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多少年来,有4500万之众越洋过海,从世界各大洲来到美国。他们操着各种语言,代表着世界上各个民族、各种肤色和宗教。今天美国的爱尔兰后裔比在爱尔兰的爱尔兰人还要多;犹太后裔比以色列的犹太人还要多;美国黑人的数目超过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口。波兰大多数主要城市的人口都赶不上美国底特律一地的波兰后裔,而纽约市的意大利后裔则是威尼斯人口的两倍。  美国的各种族社区,就其规模之大而言,就足以构成独具生命力的文化群,这些文化群既不是某种&ldquo主流&rdquo模式的翻版,亦非某个国家文化的海外分枝。炒面、爱尔兰后裔的圣帕特里克节大游行以及非洲发型,全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货。绝非听命于外国的美国各种族社区,反而为其母国提供了领导人。爱尔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 伊蒙·戴瓦勒拉出生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以色列总理高尔达·梅厄夫人出生在密尔沃基,利比里亚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由获得自由的美国黑奴的后裔统治着。  使用&ldquo少数民族&rdquo这个字眼,是难以充分描绘构成美国社会百衲衣的这些巨大种族社区的,因为没有&ldqu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美国种族简史-4
另类美国史
另类美国史
0人气
托马斯·伍兹3.5 万字
简介: &ldquo掠夺性价格&rdquo的神话据说,大企业盘剥消费者以自肥的路数之一,是&ldquo掠夺性价格&rdquo。照这种操作,大公司可凭其经济实力,以超出寻常的低价提供货物,以此消除竞争。在它们把竞争对手逐出市场的过程中,它们承担得起所受的损失。等到竞争扫清了,它们重新提高价格,如此可以捞到垄断收益。你的中学老师不曾提到的是,有大量文献揭穿了所谓掠夺性价格的问题纯属子虚乌有。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尔(George Stigler)甚至有些过分地宣告:&ldquo如今,在专业论文中读到这样的论点,会是令人尴尬的。&rdquo掠夺性价格模型的问题之一,是似乎不可能找到一个真实的例子。反垄断学者多米尼克·阿门塔诺(Dominick Armentano)检阅了20世纪大宗最重要的反垄断案件,也发现不了一个例子。大商店提供低价格,这样的例子从来不缺。但是,等它们把市场据为己有重新抬高价格的时候,据说有大把利润可得,似乎是聊斋故事。(对&ldquo掠夺性价格&rdquo进行经济学反驳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后附书目中雷斯曼和阿门塔诺的著作。)如托马斯&middo查看详情>
最新更新: 另类美国史-2
首页 1234567891012 末页
本周C位
返回顶部